位于东京-京桥的Bridgestone美术馆举办了一场以旗袍为主题的别开生面的展览。工作之余,我前去略窥一二。
展览中展出的是日本西洋画家的作品,画中描绘的都是穿着旗袍等中式服装的女性。30幅作品的创作时间均在1910年至1940年之间,正是日本加强侵华力度的时期。
当时,在不断紧张的日中关系背后,日本掀起了一阵中国热潮。本次展览通过对那个年代的时尚与绘画作品的展示,为日本人当时的对华观念做出了新的解读。
对于日本人来说,旗袍是中国女性魅力和美丽的象征。然而,日本人虽然知道“旗袍”这个单词,却并不知道它是在清朝实行统治的满族的服装,在中国出现的历史并不长。清朝时,普通百姓被禁止穿着旗袍。据说,旗袍是在民国时代才得以广泛普及的。
但是,对于几乎没有见过中国女性的日本人来说,旗袍带来的美感是带有冲击性的。隐藏在旗袍开叉中的腿部展露的魅力,使当时的日本人受到了震撼。这种旗袍被称为“新式旗袍”。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反右派斗争与“文革”中,旗袍被认定为“旧时代的服装”,成为了批判的对象,遭到了人们的否定。但在改革开放之后,旗袍在中国恢复了地位,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型活动中礼仪小姐必备的时尚服装。近来,中国女演员在出席国外的电影节或颁奖仪式时,也常会身着旗袍出场。
明治时代的日本画家描绘着身穿旗袍的中国女性。在这种行为背后,暗藏着他们对中国散发出的异国情调的强烈关注与憧憬。
例如,在画家藤岛武二创作的《女人的侧脸》中,描绘了一位身穿鲜艳的中式服装、戴着白色领饰的女性。高耸的鼻梁、端正的脸庞,透露出一种超越了传统亚洲美女的魅力。这是对一味追求西欧文化的日本明治维新运动所进行的一种反省,也是对亚洲之美的一种重新发现。
另外,三岸好太郎、儿岛虎次郎、梅原龙三郎等画家则亲自前往中国,描绘当地的女性。在他们的作品中出现的中国女性的共同点,是直视画家的灼灼目光。
在这场旗袍绘画展中,那种无法通过政治、只能通过艺术才能表现出来的中国人民的坚强与美丽得到了实在很完美的展现。